谱廉之序曲 书洁之华章
——从大医精诚中提取廉洁文化
作者:李嘉任 临床医学系2304班学生
指导老师:姚珂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
中华文化历史悠久,种种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中医药文化所蕴涵的廉洁文化常常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洗礼。《黄帝内经·上古天真论》云: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,恬惔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” “嗜欲不能劳其目,淫邪不能惑其心。”指导我们要加强自我修养,自觉抵制外来的诱惑,不欺暗室。
从中药可以发现廉洁元素。最常见的便是以荷花“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”来寓意廉洁品格,激励人们像荷花一样洁身自好,清正廉洁。其实,荷花是一味药材,具有活血止血、去湿消风、清心凉血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同样,作为中药的竹叶,具有清热除烦,生津利尿的功效,以竹寓意廉洁,幽幽竹林,富贵有道,其虚怀若谷、宁折不屈的高风亮节,也常常被世人用来激励自己要像竹一样清正廉洁、取财有道。
从中医可以探求廉洁学理。中医认为,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”以正气不足为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。同理,腐败的发生也常常与教育不充分、制度不完善、监督不到位息息相关,而这也正是“正气”不足的表现。从传统中医药文化中探寻党风廉政建设思路,加强学习教育,加强制度建设,加强监督管理,这些与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思想理论具有同一性。将预防腐败放在重要位置,也正体现着中医注重预防、防胜于治的基本原则和思想。此外,发汗排毒、针灸通脉、猛药去疴、壮士断腕等治疗方法也可寓意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,针对不同类型,运用不同策略,有着层层递进,加强治疗和整治的意味,可谓异曲同工。
从医事美谈可以丰富教育素材。三国时期江西名医董奉,给人看病从不收钱,只规定每看好一个小病,病人要给他栽活一棵杏树;看好一个大病,要栽活五棵杏树。几年之后这些树便长成了一片杏林。待其结果时,他又以果换粮,赈济穷人,广为时人赞誉。“杏林”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,也激励、鞭策历代医家秉承悲悯苍生精研医术“精诚”之心,成为仁医典范。
廉洁从来都不仅仅局限于政治,它既可以在生机盎然的药园里,也可以在质朴素雅的五行园中,更重要的,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,我们要在人生之路上谱写廉的序曲,书写洁的华章!